MotoGP專欄

奧地利雙站│失策之後的風景,是紅牛賽道的雨。

失策有很多種,有些是沙盤演練千百年,卻不敵一次的意外攪局而全盤盡墨,有些則是平無所求,但卻天外飛來驚喜讓人樂此不疲,卻也措手不及。

當然,有些來不及把握的美好就這麼稍縱即逝,或是早已倒棋的局,卻遲遲沒有聽見誰來喊出可以結束這場難堪的一聲

「將軍」。

白話一點的講,恭喜Maverick Vinales連續兩次登上我們的雙分站賽評的刊頭照片。

但都不是因為好事情。


YAMAHA:天空不停的閃著雷,照不亮我心中黑 黑 黑 黑 黑的一切

YAMAHA很有趣,在奧地利的Red Bull Ring這條過去始終沒辦法突破,依然各種花式掙扎的賽道上,YAMAHA已經夠悲傷了,同時又發生了Valentino Rossi宣布退役,Maverick Vinales在雙重賽的第二場比賽因為首場比賽中出現的情緒性危險駕駛而遭到車隊禁賽處分。

當然看起來是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但換個角度想想,以目前YAMAHA的陣容與近況,扣掉掛傷號的Franco Morbidelli,能拿積分的主力車手是誰已經很明顯了,更遑論在這條對YAMAHA賽車極度不利的Red Bull Ring奧地利地獄。

Fabio Quartararo確定是YAMAHA今年、明年以及未來三年內YZR-M1的解答,你不可否認的是即便目前Quartararo的開發能力尚待商榷,但單圈速度跟正賽節奏就是擺在那邊,對YAMAHA來說,Qatar、Assen以及Silverstone跑得好那叫理所當然,他們要的是Red Bull Ring、Sachsenring以及Portimao等賽道上也能「偷」下一座頒獎台,試著從擁有外星人的HONDA以及車海戰術的DUCATI、人人都是程咬金的KTM以及伺機而動的SUZUKI之輩中脫穎,而目前論資源、論賽車版本、論測試套件的成功度以及平均分站表現,Quartararo要說是2021年YAMAHA的救世主真的一點都不為過。

偶爾來個皮衣爆炸的戲碼,無傷大雅。

只不過在奧地利的第二場分站中,我們看到了Quartararo開始會因為在意冠軍積分而選擇保守面對比賽的多變條件,這是正確的,一個具有世界冠軍車手競爭資格的角度來看,Fabio Quartararo在下半季剩餘的場次當中首要目標應該會放在拉開與Johann Zarco 以及Bagnaia的積分差,在戰略選擇上應該也會趨於保守。

然後是Maverick Vinales,我們常說「人前留一線,日後好相見」,但Vinales的這次離別顯得各種撕破臉,要說什麼線大概也只剩下導火線。當然目前合約在身我們應該沒辦法在賽季中聽到他本人談這些八卦,但YAMAHA究竟與這位過去曾經被冠上「後Lorenzo時代的希望之星」的年輕車手有什麼過節其實也不難猜想就是。

我在過去幾篇專欄中常常提到的,一線車隊中最好的狀況就是有兩個能穩定拿分的車手,但其中一個是主要攻擊世界冠軍頭銜,另一個則會較強調在賽車開發與軟硬體的測試,2018年以前Repsol HONDA就是個好例子,我原本在Fabio Quartararo正式與Monster Energy YAMAHA廠隊簽約時真的由衷以為YAMAHA準備起飛… …

結果是一邊車庫喝香檳,一邊車庫冷冰冰。

我們老調重彈一小段,在《尼德蘭之後的夏天│那只是一場遊戲一場夢,不要把殘缺的愛留在這裡。》中我提到了Vinales遭遇了YAMAHA在近五年內各種災難:

“曲軸偷輕、車架版本、引擎耐用度衰退、馬力不夠、極速墊底、與MICHELIN後輪完全無法匹配、挑賽道跑的大小毛病纏身,Maverick Vinales變成了一個在YAMAHA的賽道超強,其他賽道超烙賽的大起大落的車手,而這幾個賽季中Maverick Vinales也曾經歷過與老字號技師長Ramon Forcada之間的不和,以及對YAMAHA始終找不到後輪抓地力解法的開發進程感到憤怒之外,Vinales對外的問題最常給的答案就是「我不知道」。”

換技師長這件事並非什麼大不了,Valentino Rossi就已經從名技師長Jeremy Burgess換到Silvano Galbusera最後再換到David Muñoz,這不是問題,問題是這是職業運動,你當然有權利為了要讓表現更好而去更改你的團隊人事,如果換了之後成績進步,沒有人會在意你把誰的烏紗帽摘掉這件事。壞就壞在換了之後Vinales的成績依舊沒有起色,唯一改善的大概就只剩下Vinales不用在車庫跟Forcada他老人家大眼瞪小眼。好了,就像棒球比賽一樣,贏球治百病,輸球都是病,當球隊輸球輸到一個程度之後,甚至連場邊啦啦隊妹子都會成為被檢討的對象。

扯遠了,總而言之,Vinales在這次的與YAMAHA道別的方式真的讓人不禁懷疑,究竟是他本人希望把場面搞得這麼不堪,還是經紀公司別有所謀?

在Vinales宣布與APRILIA簽署了為期一年並附帶一年選擇權的廠隊合約,在被禁賽的周末之後YAMAHA也達成雙方協議確定提前解約,並且放Vinales自由。我不否認Vinales的實力要駕馭RS-GP並不是太大的問題,甚至一來就喧賓奪主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撇掉引擎形式的適應問題,APRILIA目前的問題並不是引擎形式,這點我們放在後面說。但怕就怕在從SUZUKI到YAMAHA這幾年間,Vinales對於車隊之間的「忠誠度」似乎就沒有其他車手來的好,也許是我的錯覺,希望這位我曾經看好的車手可以繼續打臉我。

Valentino Rossi的退役宣言,該說不意外嗎?只能說職業賽場上當然是成績為重,就算是Valentino Rossi這種全球主場自帶流量外加移動周邊商品銷售頂級業務的多重影分身,也必須要向現實低頭。

但這並沒有不好,一代傳奇的告別賽場,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結束與新時代的開始,即便可能尚未有其他車手辦的到Valentino Rossi即便是一半的經濟價值或賽車界、甚至是全球的影響力,但又如何呢?我們終究還是因為喜愛賽車而看賽車,我們應該要感謝Rossi,因為他,讓我們更加熱衷於這項運動賽事。

至於Petronas的抽贊助,等待事情明朗一點之後也許我們可以在開一期專欄來審視一下。

#然後恭喜Valentino Rossi準備當爸爸了


HONDA:原來愛是種任性 不該太多考慮 , 愛沒有聰不聰明 只有願不願意

Red Bull Ring的雙重賽第二場比賽,HONDA的最佳成績車手叫做Alex Marquez。當然這當中我們要算進天氣因素,但運氣也是實力的一種,Alex Marquez也算是證明了自己在這種惡劣條件下穩定度比哥哥好上那麼一點點。

Marc Marquez即便依然在媒體採訪中表示自己尚未完全恢復,但論戰術執行以及近身纏鬥的表現,Marquez的功力與速度依然還會是各家車手必須提防的重點人物。問題就在Marc Marquez相較前幾年要面對到的對手已經大不相同,除了原本就是老面孔的YAMAHA與DUCATI車手之外,SUZUKI與KTM的相繼崛起更讓Mar Marquez在不是滿血回歸的路上增添更多絆腳石。

我曾說過,中上在這一兩年如果依然表現得中上,我們真的很難保證日本乾爹的忍耐度剩下多少。起碼看到小椋藍、鈴木竜生以及鳥羽海渡等一票未來性極大的日本車手在後方虎視眈眈的情況下,中上勢必要拿出一些成績(即便在Marc Marquez缺席的2020年他已經夠努力了)。


DUCATI:為誰固執保留的位置,關於我們的事 我毫不掩飾

上次我提到Pramac DUCATI的首抽手氣之歐,冠比天下,這也讓Lenovo DUCATI會陷入矛盾:從Pramac DUCATI晉升上來的車手雖然都保有穩定輸出,但要論爭取世界冠軍,依然還差了這麼臨門一腳的感覺,但說Pramac DUCATI擁有好車手很令人羨慕,現在經歷過這幾年的經驗,Johann Zarco與Jorge Martin是不是還是留在橘白相間的DUCATI賽車上會比紅袍加身的之後的表現要來的好?

誰也說不定,但就目前Jack Miller的成績來說,DUCATI的這件紅色皮衣似乎萬般沉重。

Pecco Bagnaia不知道是八字比較重,還是心態更沉穩,Bagnaia一直都讓我有一種Dovizioso Jr.的感覺,無論是面對場上的沉穩表現、起跑技巧以及近身纏鬥的風格。

Jorge Martin算是Red Bull Ring的意外,該說他破繭而出嗎?但在過去Moto2級別的KTM體系中,Martin就已經展現出有別於同級別車手的水準表現,而升上DUCATI之後,Martin要開花結果也是時間的問題… …但這個想法讓我想到過去Moto 2時代,Luca Marini的慢熱狀況,明年繼續騎乘Demosedici GP的Marini,算一算時間,也許2022年賽季我們可以期待一下。


SUZUKI:偷偷的 默默的 濃濃的 愛著你

Joan Mir開始在下半季刷出存在感,熟悉的比基… …我是說Mir最對味。

而Alex Rins的問題比較尷尬,第一場第七,第二場第十四名結束他在奧地利的比賽,其實在季初我依然看好Rins勝過Mir,但事實證明我正步上二輪糗爺的後路,第13位的世界冠軍排名讓Alex Rins看起來更加力不從心,而過去常詬病的比賽穩定度問題也沒有獲得改善,反而一路的被隊友搶走起跑位置、搶走轉播鏡頭還有世界冠軍積分。

下半季的比賽中,也許我們將逐漸看到SUZUKI逐漸走向「YAMAHA化」的路子,當然這是我個人的揣測,畢竟當一個車隊中有一位能夠挑戰世界冠軍的車手,而另一位車手則持續萎靡的狀態之下,商場如戰場,我當然認為SUZUKI如果在有利於Inline 4 賽車的Silverstone將積分追近,那麼這間車廠就有絕對的理由在賽車開發方向以及「實質」資源分配上大小眼。


KTM:今生繁華如昨 兵戎相見如破

每次的專欄我都說KTM很有趣,似乎有點老梗。

但,KTM就真的很有趣啊!

Iker Lecuona在確定明年沒有GP級別工作之後差一點因為豪賭拿下頒獎台,大概Pit Beirer也嚇得一大包吧!(笑,把自家KTM Ajo拉上MotoGP,Raul 跟 Remy的組合就像當年Oliveira跟Brad Binder一樣,嘗過一次甜頭,現在哪有不繼續使用KTM Ajo的兩位年輕人的農場育成計畫的道理?

Petrucci真的就可惜了,我到現在都還是覺得Petrucci在KTM的這半季表現當然不甚理想,但明年沒有GP賽車可以騎的這件事真的相當可惜,要說江山代有人才出,對Petrucci來說,真的一代一代一代…. …

但我還是私心希望這位具有親和力與巨星風範的義大利車手可以繼續留在MotoGP的圈子,也許難度相當高。

Brad Binder與Miguel Oliveira的組合會是下半賽季以及明年KTM的最大火力,Jorge Martin被DUCATI撿到寶之後,我們可以看到KTM在培養新世代車手的實力與投資報酬率之高,加上Marc Marquez的狀態也許真的不若過去強盛,我之前也有提到:只要KTM有能力與DUCATI並肩其驅,那威脅YAMAHA就不會是難事。


APRILIA:你說藍色是你最愛的顏色

挑這首歌會不會太壞?

在Lorenzo Savadori傷退的時間點,Vinales的各種斷捨離之後的琵琶別抱,要說APRILIA賺到嗎?

肯定的,反正比起原本的Lorenzo Savadori,Maverick Vinales的大駕光臨根本就是去年的APRILIA想都不敢想的安排。

目前Espargaro跟APRILIA算是步入了穩定成長的階段,車輛有展現出競爭力、有頭排起跑的經驗之後,從原本的目標前十名在下半季應該會轉換為前五名。

我相信今年的APRILIA已經了解到不能躁進的重要性,但Vinales的加入可能會攪亂這一池春水。

RS-GP目前除非特殊天氣條件加上賭運昌隆,不然我實在沒辦法設想出這台賽車就目前剩餘的分站中有上頒獎台的可能性。但Maverick Vinales的加入有可能會帶給這間義大利車廠重大的進展?

有,但絕對需要時間。

這已經不像過去Vinales從開發中的SUZUKI轉換到已經相當成熟的YAMAHA,並且同樣都是使用Inline 4引擎的賽車規格,過去我們看到從Inline 4轉換到V4賽車,即便是轉隊至DUCATI這種已經相當成熟的賽車上,依舊存在著適應性的問題,要嘛掙扎到最後放棄,要嘛掙扎到一半開竅。

前有Valentino Rossi、Jahnn Zarco、Jorge Lorenzo以及Pol Espargaro之鑑就血淋淋的擺在那邊,

今晚你想來點… …?

 

TC

練車不努力,但求肘磨地;仿賽還街車,小孩才選擇。

相關新聞